首尔是动能很强的都市,变化速度之快,与亚洲其他都市不相上下,但是在过去50多年间,首尔催促着「时间」的进行。在产业和经济急速成长的另一面,其副作用力的阴影也很深。伦理与哲学变得相对贫乏,随之而来的精神贫困至今仍未有太多改变,二十岁时为了念大学我搬来首尔,最初被这个一切都很新鲜的城市所深深吸引,开始会进出剧场或美术馆等文化设施、搭乘公交车、环绕着这个华丽的都市到处走马看花。但就在同时,我也开始发现首尔这个都市的速度已经超过我身体所能负荷而让人喘不过气。当时因为国内的经济状况已经恶化到需要向国际货币基金(IMF)申请债务救济的程度,大学的气氛也不如预期,结果因为诸多原因,在搬来一年半的时候,我就休学了一年,离开了首尔。在那之后即便过了十五年,至今首尔对我来说仍是一个令人又爱又恨的都市。开挖河川和山地,首尔在物理上的面积虽然不断扩大,但仅存的自然风景仍不变的让人感到疗愈。摩天大楼的天际线之间还能看见伟大山脉的都市,世界上也不多了吧。即便是在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执行的建设事业、让人难以忍住怒气的诸多事件、还有数也数不清的各种意外事故之中,只要看见努力想为社会带来「变化」的人,总会让人又再次抱有期待。在失望和希望的交叉点,今天仍持续的首尔生活。
本次介绍的韩国艺术家,他们的表演或计划是于2009到2011年间在首尔制作、发表的作品,同时也是以「首尔」为创作对象与主题的作品。正好在当时,市长以「汉江文艺复兴」为名,要大肆「设计」首尔,全国也被新一波开发潮所追赶着。商人出生的总统推动了4大江的开发计划,汉江文艺复兴是从2006年到2010年,当时的首尔市长吴世勋投入5940亿韩元费用所推动的沿岸开方计划。4大江开发计划则是李明博政府(2008年2月到2013年2月)的核心计划,花费高达22兆韩元的总金额,以水资源管理为名目,将锦江、洛东江、荣山江和汉江一带重新整备的大规模土木工程。关于4大江开发计划,自2013年上旬完成之后直到现在,仍有许多关于其效益的议论和关于环境破坏的批判仍持续着。反对再开发计划补偿政策的当地居民和警察发生冲突,在汽油弹引发的火灾当中造成6人死亡、24人负伤的龙山事件也是在2009年发生的。对市中心的都更抱持高度期待,不动产业者的投机交易也此起彼落,对首尔房地产的价格造成很大的波动。无法支付高涨租金的平民百姓,不是激烈抵抗,就是被迫放弃原本的生活质量。「变迁的舞台(transforming scene)」就是从对熟悉的空间提出质疑出发,艺术家们提出了「现在,在首尔生活是能永续的吗?」的提问。将「成长与开发」视为座右铭而一直往前冲刺到现在的「公寓共和国」【译注:此一词来自法国地理学者Valerie Gelezeau的博士论文同名书籍,内容批判韩国的都市化和房产开发的过热,法文版于2003出版、韩文版于2007年发行】代表都市首尔,在其阴影之下,又有甚么不同的场域、不同的舞台能够被创造出来呢?
当开发的主张侵害了个人的人权,是否谁都可以起身实践公平与民主?「重新实践民主(Re-doing democracy)」这篇文章,提出了民主是否已丧失?或民主是否已消失?的种种想法。对国家体制来说民主这个修辞虽然在宪法当中被明确提出,但是不管对谁来说都已经受够了。民主,是否有可能再次以具体的形式被表现出来呢?艺术,是否能成为表现民主的媒介?「重新实践(Re-doing)」是否能够不再是一个背离日常的哲学概念,真正贴近民众,让大家能再次认识一个可被实践的民主主义,这是对于恢复民主有效性的呼吁。在此介绍的作品,透过于日常生活当中的实践将民主「民主化」,这不仅止于对艺术形式的实验,更是在街头、在抗争现场、在都会近郊,透过歌曲和电子讯号、声响和故事,在人与人之间游走。
- 都里班拆迁抗争现场与自主音乐创作人协会,2010-2011
(Self Reliant Music Producer’s association with Duriban), 2010-2011
在弘益大学附近营业的刀削面店都里班(Duriban),于2009年12月被附近地区开发工地的建设公司雇用的工人(原文直译为日薪劳动者,此处暗示可能为建设公司所雇用的黑道打手)夺取了原先生活的空间。仅用了三百万韩圜(约台币十万元)的搬家费就被赶出门的店长夫妇,开始在这些工人设置的铁栏杆外静坐反对拆迁。得知这则新闻的许多音乐人为了声援店长夫妇,自2010年2月开始每个星期六在都里班原址举行「星期六自主音乐会」。反对强迫拆迁而独力奋战的都里班,和需要独立公演空间的音乐人互相结合,认同他们的想法而决定加入的音乐人越来越多。这些人并不是都里班迁移的直接利害关系人,而是共同拥有在弘益大学前(译注:广义的定义是地铁二号线弘大入口站到地铁六号在线水站的范围)这个特殊的场域的生活经验而立场一致的人。邻近弘大的周边,从1990年代起就有许多建筑被改建为艺大学生的工作室、音乐厅、聚会场所等,可以说是韩国地下文化(Indie Culture)的重要发扬地。然而,随着商圈化的逐渐改变,租金不断上升,许多以此地为活动据点的艺术家和音乐人也不得不搬到其他地方去,也就是典型的仕绅化(Gentrification)。都里班的状况,成为了音乐人摸索继续自主独立活动的机会,也和组织的建立有关,想要建构独立音乐活动的基础并不只有音乐人,支持他们的消费者也成为潜在的音乐生产者而得以加入这个组织。2011年4月举办的创办人大会和8月的首次总会之后,自主音乐创作人协会便开始了正式的活动,现在组织成员约有250人。
「尽量将资本或国家等官僚机构的干涉减到最少,小规模的生产者们结合起来建构出自己能够活动的场域(field),就是我们所说的自立。」(节自官方网站介绍文)
另一方面,与音乐人们携手的都里班抗争现场,后续发展出在2010年5月1日举办的「新城镇文化派对[51+1](Newtown Culture Party 51+1)」的盛大活动。从中午一直到凌晨三点,共61组乐团轮番演奏,约有2500名观众参与,这个活动让都里班的状况更加广为人知,这样推波助澜的结果,在都里班静坐第537日时,建设公司终于提出包含合理补偿计划和邻近区域恢复营业等内容的协议书。这种类型的「文化抗争」在明洞的Café Mari、梨泰院的Takeout Drawing、以及最近西大门区的「庇护小径」【译注:此为照顾入狱囚犯或更生人的意思,过去西大门监狱(现在的西大门刑务所历史馆)主要看守在日本殖民时代参加抗日运动的烈士,战后则多半逮捕韩国军权时代下提出异议的民主运动者。】等地点,都出现了类似的反迫迁抗争,可视为一系列的社会运动。
․自主音乐创作人协会官方网站:http://Jaripmusic.org
․郑龙泽(JEONG Yong-Taek音译)导演的纪录片《NewTown Culture Party》(2011)的预告片
- 玉仁集体,玉仁公寓计划(2009-2010)和玉仁网络电台[Studio 82+](2010-)
Okin collective, Okin A.P.T Project (2009-2010), Okin Internet Radio [Studio 82+](2010 ~)
玉仁集体是在首尔市钟路区玉仁洞的玉仁公寓再开发地区所成立的艺术团体。2009年7月,以访问居住在玉仁公寓被迫迁的艺术家为契机,开启了「玉仁公寓计划」。这个计划当不仅让社会大众更了解目前仅存的租屋者所面临的现实情况,也将已搬走的居民所留下的痕迹和区域的历史做了进一步的访查。其中在公寓屋顶所举办的《玉仁洞假期》邀请了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地区居民来此进行两天一夜的住宿,吸引了许多关注。在即将变成废墟的玉仁公寓里举办导览、播映艺术家的影像作品、邀请居民一起用餐并聊天等活动,创造了以微小社群为中心的时间。除此之外,在这一年当中艺术家还以玉仁公寓为中心进行周边地区的访查、并在玉仁公寓进行展览、表演等多元的活动。以这样的形式维持团体活动的同时,成员也陆续变更,目前以Joungmin Yi, Hwayong Kim和Shiu Jin三位成员继续活动中。
玉仁网络电台[Studio 82+]是从2010年9月1持续至今的播放计划。[Studio 82+]以站在都市的龟裂点为概念,关注「其他的玉仁们」,希望撷取这些迫迁者的声音,透过电波传送出去。广播与玉仁集体周边的邻居、艺术家、理论家和社会运动者等合作,制作各种不同的节目。以下为几个节目内容的案例:
․Open Cut 如果交换非金钱的价值会产生甚么效应?
․社会权利是甚么?Hyunmee Kim (延世大学文化人类学教授)
․从玉仁集团到少女时代。客座主持人:Hahn Joh(弘益大学建筑系教授)
․安全室(Panic Room)-如果你可以的话。客座主持人:Dongrim Kim, Soyeon Lim(身障者和运动人权)
-Open Cut_What Happens when exchange values without money?
-What is social rights? Heynmee Kim(pr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dep. Yonsei University)
-From Okin to Girl’s Generation_Guest: prof. Hahn Joh(Hingik Univ.)
-Panic Room-As you like it_Guest: Dongrim Kim, Soyeon Lim (Disability and Human Rights in action)
以游击的形式播放,他们不断地更改电台地点,内容也透过网络播放而累积了系列档案。2011年作为釜山市立美术馆展览的一部份,玉仁网络电台被设置并展出,2012年在斗山艺术中心以《倾听地板之歌》为题展出了装置兼电台的作品。在这里的「地板」指的是「构造与主体对立,接近于一边对战一边动态形成的〈场域的概念〉」。从玉仁公寓开始,为了面对像「艺术和生计」这样很难二元对立的难题,以艺术生产者的立场邀请美术界人士、音乐界人士参与对话,前述案例的自主音乐创作仁协会成员也曾参与《倾听地板之歌》的节目录制。
- 林珉旭《S.O.S 采纳的歧见》2009
Minouk Lim, S.O.S adoptive dissensus, 2009
2009年3月29、30日
声光表演、现地制作、公演
2009年国际多元艺术祭 Festival BOM
表演录像纪录,2009
HD 声音录像投影
单频版本 46分13秒/ 三频版本 11分
最后要介绍的作品,是召唤了韩国产业化与近代化过程里所埋藏的故事的表演艺术作品。这件2009年3月29日和30日的两天之间,在Festival BOM当中演出的作品,现在仍可在网络上看到录像纪录。观众在晚上九点出发,搭乘观光船进行90分钟的航行,观赏在汉江周边设置的数个舞台。在观光船离开港口不久,观众就可以透过船上广播听见船长的声音,回顾关于汉江的记忆与关于首尔的回忆。此时,在搭乘时所经过岸边的人群,将会吆喝着「铲啊、铲啊!又一个牺牲、又一个牺牲!」【译注:如同文字意涵,暗示的是汉江的过度开发,但拿铁锹挖掘的行为,在韩文的厘语上也代表了「徒劳无功」的意思,因此也包含了对开发强烈的讽刺】。这些人手持如同镜子形状的反射板,将观光船的探照灯反射回来,象征了因为开发而失去生活基盘的人们所发出的吶喊声,就好像诗歌一样在耳底反复,手持镜子的人们的动作,就如同在抗争运动里的文宣纸板一样。同时在汉江的浮岛上,有对情侣上演着浪漫的场面,两人开心地拿着仙女棒互相追逐嬉戏着,观众透过无线电所听见两人的声音,是从外人的视线解放出来企图寻找只属于两个人的空间,不得不逃避现实的故事。接着最后的声音是来自被国家指定为「缓刑假释」的政治犯,他冷冷的声音说着「只想老实地遇到错误的东西就说错了,遇到讨厌的东西就说讨厌,诚实地活着。想帮那些对于国家权力说不的人发出S.O.S求救信号」。这些短篇故事,就像偶然被接收到的无线电波一样,在观光船的光线中转瞬即逝。被隐没在巨大城市首尔的某处,各种遭受压迫的主体的片面得以浮现。除此之外,彷佛电影般的90分钟旅程里,不仅有这些短片故事,沿着河岸的豪宅大楼、彷佛永远不会结束的工程现场,还有连接位于首尔中心汉江南北岸的桥梁和桥上行驶的车辆等首尔的风景,都在发出「S.O.S」求救信号。
林珉旭的个人网站:http://www.minoukli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