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s

Curator & Researcher

岩城京子(日本)

目前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 Smith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攻讀博士,同時擔任該校兼任講師,主要活動聚焦表演藝術(戲劇、舞蹈等)研究與報導。於世界25國進行採訪,文章多發表於AERA、新潮、朝日新聞等媒體。近年也以藝術顧問的身分參與東京藝術節、威爾斯國立劇場之相關活動。2010年擔任神奈川藝術劇場的創意協理,並在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倫敦分部、倫敦藝術大學等授課。現以東京和倫敦為據點,發表英日文著述。著作包含『東京戲劇現在式』(Hublet Publishing、倫敦)、『Ushio Amagatsu: Des rivages d’enfance au bûto de Sankai Jjuku』(Actes Sud、巴黎)等。近期於New Theatre Quarterly雜誌發表關於岡田利規作品之論文,關於高山明作品之論文亦收錄於『Negotiating Nuclear Disaster – ‘Fukushima’ and Arts』(Routledge、倫敦)中。2016年將有論述發表於『A History of Japanese Theatre』(劍橋大學出版)一書。

沈瑞筠(中國)

藝術家、策展人。現任廣東時代美術館總策展人。芝加哥美術館附屬美術學校與蒙特克雷亞州立大學雙碩士畢業。主要展覽包含於美國紐約皇后區美術館策劃的「Shift: Exhibition on Young American Artists Creating On-site Artwork in China」(2011年)、「Gentle Wave in Your Eye Fluid – A Pipilotti Rist Solo Exhibition」(2013年)、「Polit-Shher-Form!」(2014年),於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和第六屆成都雙年展展出的「Landscape: the Actual, the Virtual and the Possible?」等。文章常見於「LEAP藝術界」、「GALLERY」、「Art Asia Pacific」等藝術雜誌。

William Andrews(日本)

英國出生、以日本為活動據點的作者、譯者。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畢業,主修英國文學,2004年起旅居日本。主要研究範疇為戲劇、藝術和歷史等,目前關注日本戰後社會運動與反文化運動。著作「Dissenting Japan: A History of Japanese Radicalism and Counterculture, from 1945 to Fukushima」將於2016年出版。

大館奈津子(日本)

1971年東京出生。早稲田大學第一文學系史學科學士畢業,主修美術史。法國雷恩第二大學藝術史學系研究策展學程及早稲田大學公共經營研究課程畢業。自2000年起於一色事務所擔任荒木經惟、森村泰昌、笠原惠實子、柳美和等重要藝術家經紀人。2010年起兼任線上雜誌「ART iT」編輯。並為「2014年橫濱三年展」策展團隊一員。其他主要展覽包含「柳美和:Windswept Woman-老少女劇團」(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2008)、「森村泰昌:Theater of Self」(安迪沃荷美術館、匹茲堡、2013)、「荒木經惟:往生寫集」(豐田市立美術館、新潟市立美術館、資生堂畫廊等、2014)。

相馬千秋(日本)

以日本為活動據點的藝術製作人。畢業於早稲田大學、並於法國里昂第二大學取得碩士學位。曾任國際舞台藝術祭「Festival Tokyo」首任節目總監(2009-2013年)、橫濱舞台藝術據點「陡坡工作室(急な坂スタジオ)」首任總監(2006-2010年)、及日本文化廳文化審議會文化政策部會委員(2012-2015)等工作,致力從創作和環境兩方面,推動日本舞台藝術的創新。2014年和夥伴們一起創立非營利法人「藝術公社」並擔任代表理事。現在以藝術公社為母體推動「r:ead(東亞對話駐村交流計劃)」、「Scene/Asia-開啟亞洲觀眾空間」、「講座表演系列」等計劃。同時也參與亞洲各地獎項的審查、擔任機構理事和講師。2015年榮獲法國藝術文化勳章。

鈴木理映子(日本)

1974年日本愛知縣出生。早稲田大學第一文學系畢業,主修戲劇。曾任演劇雜誌「Theater Guide」總編輯,2009年起成為自由撰稿人,為各戲劇專門雜誌、廣告雜誌和表演文宣執筆,並參與多項戲劇表演相關出版品之編輯,包含「大駱駝艦非常的日常(Theater Guide)」、「Festival Tokyo Document(F/T 09-13)」、「後戲劇時代的創造力(白水社)」等。於青山學院大學文化政策研究所畢業後,擔任該校特別研究員(2013)並參與「ACL當代戲劇批評檔案室」的創立。並擔任新國立劇場企劃協助委員。

金海主(韓國)

以首爾為主要活動據點的獨立策展人、作者與編輯。曾任韓國國立劇團研究員,白南準藝術中心助理策展人。近期主要策展包含「Memorial Park」東京宮、巴黎(2013年)、「Theater of Sand」 Culture Station 284、 首爾(2012年)、「The Whales Time Diver」韓國國立劇團(2011年)等。於「Art in Culture」、「Article」、及「F」等韓國雜誌與媒體上,亦有許多美術與表演相關評論發表。2007年完成Ecole du Magasin(Grenoble)之Tutorial Training Program課程,並與哈洛.史澤曼聯合出版『Individual Methodology』(JRP/Ringier出版, 蘇黎世, 2007年)一書。同時擔任『Yeongeuk』(韓國國立劇團出版)、以及跨領域藝術檔案『Art Folder』(Moonji Cultural Institute)雜誌的編輯委員。

徐賢錫(韓國)

1965年生,延世大學資訊研究所教授,作品橫跨劇場理論、錄像藝術、表演藝術和劇場等領域,常透過表演計劃邀請觀眾重塑關於記憶、場景的認知。主要作品包含Heterotopia (首爾, 2010/11), Desire Paths (龍仁, 2011), The Divine Prostitution of the Soul (首爾, 2011), Heterochrony (首爾, 2012), Resolutely Autumn Wind (橫濱, 2013), and From the Sea (東京, 2014),表演常使用蛙鏡、耳機或錄音機及其他可穿戴的道具形塑觀眾的觀看經驗,並探討「劇場」的限制與條件,選擇在有現代化痕跡的建築物中進行演出,也成為他創作脈絡當中另一個主體。最近的紀錄片作品中關注亞洲各地現代化建築的消長,包含南韓、北韓、柬埔寨和日本等地的觀察。他的錄像及表演作品曾在首爾Bo:m藝術節、光州設計雙年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東京藝術節、克來蒙費朗藝術節等發表。同時著有『父親/兒子/佛洛依德』(2011)、『未來的藝術』(即將出版)等書,並擔任跨領域創意實踐雜誌Ob.scene共同主編。

黃漢沖 Jason Wee(新加坡)

以新加坡和紐約為活動據點的藝術家、作者。創立「Grey Project」空間,包含畫廊、駐村空間、藝術家圖書館、辦公室和工作室,致力於實驗性策展、出版、設計等工作。在藝術創作方面,他揚棄單一權威,並推崇複合的視點、複聲的表現。現為線上現代詩雜誌「Softblow」編輯。2005-2006年任美國惠特尼美術館獨立研究項目研究員。2013-2014於韓國京畿道創意中心駐村。2014-2015年擔任國立新加坡大學獎學金駐校作家。2010年於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大學當代藝術機構共同策劃「Beyond LKY」展和「The Future of Exhibition」計劃。其他策展計劃包含於新加坡大學美術館發表之「Singapore Unheimlich(2015)」、「When You Get Closer To The Heart, You May Find Cracks(2015) 等。戲劇作品包含新加坡藝穗節委託製作、與Sean Tobin合著之劇本Tongues,並於2012年2月在新加坡國立美術館發表。最新著作「The Monsteres Between Us」被TODAY報選為2013年度最佳藝術書籍。

龔卓軍(台灣)

1966年,台灣嘉義出生。1998以論文『身體與想像的辯證:尼采.胡塞爾.梅洛龐蒂』獲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隨後擔任各大學哲學講師,並於2007年起任教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為現象學與當代法國哲學,長期關注身體哲學、美學、現象學心理學與精神分析等議題。2009年起擔任季刊「藝術觀點(ACT)」總編輯,並帶領ACT於2010年獲得國家出版獎年度優秀獎。龔卓軍曾翻譯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的『空間詩學』、以及莫里斯.梅洛龐蒂的『眼與心』。除研究工作外,近年亦展開策展工作,主要展覽包含2013年於台北誠品畫廊策畫之「我們是否工作過量?」等。

許芳慈(台灣)

台灣出生,目前以新加坡為主要活動據點的作者、研究者。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科學所亞洲文化研究課程研究員,同時為博士候選人。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策展學群碩士畢業。2010年至2013年任職香港亞洲文獻庫數位典藏經理,2013年起擔任國立台灣美術館助理研究員,研究興趣為冷戰美學的現代性視覺考研,以及記憶政治之於動態影像的關聯性。藝評寫作散見於「今藝術」與「LEAP藝術界」。

Curator & Researcher

岩城京子(日本)

目前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Gold Smith College, University of London)攻讀博士,同時擔任該校兼任講師,主要活動聚焦表演藝術(戲劇、舞蹈等)研究與報導。於世界25國進行採訪,文章多發表於AERA、新潮、朝日新聞等媒體。近年也以藝術顧問的身分參與東京藝術節、威爾斯國立劇場之相關活動。2010年擔任神奈川藝術劇場的創意協理,並在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倫敦分部、倫敦藝術大學等授課。現以東京和倫敦為據點,發表英日文著述。著作包含『東京戲劇現在式』(Hublet Publishing、倫敦)、『Ushio Amagatsu: Des rivages d’enfance au bûto de Sankai Jjuku』(Actes Sud、巴黎)等。近期於New Theatre Quarterly雜誌發表關於岡田利規作品之論文,關於高山明作品之論文亦收錄於『Negotiating Nuclear Disaster – ‘Fukushima’ and Arts』(Routledge、倫敦)中。2016年將有論述發表於『A History of Japanese Theatre』(劍橋大學出版)一書。

沈瑞筠(中國)

藝術家、策展人。現任廣東時代美術館總策展人。芝加哥美術館附屬美術學校與蒙特克雷亞州立大學雙碩士畢業。主要展覽包含於美國紐約皇后區美術館策劃的「Shift: Exhibition on Young American Artists Creating On-site Artwork in China」(2011年)、「Gentle Wave in Your Eye Fluid – A Pipilotti Rist Solo Exhibition」(2013年)、「Polit-Shher-Form!」(2014年),於舊金山芳草地藝術中心和第六屆成都雙年展展出的「Landscape: the Actual, the Virtual and the Possible?」等。文章常見於「LEAP藝術界」、「GALLERY」、「Art Asia Pacific」等藝術雜誌。

William Andrews(日本)

英國出生、以日本為活動據點的作者、譯者。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畢業,主修英國文學,2004年起旅居日本。主要研究範疇為戲劇、藝術和歷史等,目前關注日本戰後社會運動與反文化運動。著作「Dissenting Japan: A History of Japanese Radicalism and Counterculture, from 1945 to Fukushima」將於2016年出版。

大館奈津子(日本)

1971年東京出生。早稲田大學第一文學系史學科學士畢業,主修美術史。法國雷恩第二大學藝術史學系研究策展學程及早稲田大學公共經營研究課程畢業。自2000年起於一色事務所擔任荒木經惟、森村泰昌、笠原惠實子、柳美和等重要藝術家經紀人。2010年起兼任線上雜誌「ART iT」編輯。並為「2014年橫濱三年展」策展團隊一員。其他主要展覽包含「柳美和:Windswept Woman-老少女劇團」(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2008)、「森村泰昌:Theater of Self」(安迪沃荷美術館、匹茲堡、2013)、「荒木經惟:往生寫集」(豐田市立美術館、新潟市立美術館、資生堂畫廊等、2014)。

相馬千秋(日本)

以日本為活動據點的藝術製作人。畢業於早稲田大學、並於法國里昂第二大學取得碩士學位。曾任國際舞台藝術祭「Festival Tokyo」首任節目總監(2009-2013年)、橫濱舞台藝術據點「陡坡工作室(急な坂スタジオ)」首任總監(2006-2010年)、及日本文化廳文化審議會文化政策部會委員(2012-2015)等工作,致力從創作和環境兩方面,推動日本舞台藝術的創新。2014年和夥伴們一起創立非營利法人「藝術公社」並擔任代表理事。現在以藝術公社為母體推動「r:ead(東亞對話駐村交流計劃)」、「Scene/Asia-開啟亞洲觀眾空間」、「講座表演系列」等計劃。同時也參與亞洲各地獎項的審查、擔任機構理事和講師。2015年榮獲法國藝術文化勳章。

鈴木理映子(日本)

1974年日本愛知縣出生。早稲田大學第一文學系畢業,主修戲劇。曾任演劇雜誌「Theater Guide」總編輯,2009年起成為自由撰稿人,為各戲劇專門雜誌、廣告雜誌和表演文宣執筆,並參與多項戲劇表演相關出版品之編輯,包含「大駱駝艦非常的日常(Theater Guide)」、「Festival Tokyo Document(F/T 09-13)」、「後戲劇時代的創造力(白水社)」等。於青山學院大學文化政策研究所畢業後,擔任該校特別研究員(2013)並參與「ACL當代戲劇批評檔案室」的創立。並擔任新國立劇場企劃協助委員。

金海主(韓國)

以首爾為主要活動據點的獨立策展人、作者與編輯。曾任韓國國立劇團研究員,白南準藝術中心助理策展人。近期主要策展包含「Memorial Park」東京宮、巴黎(2013年)、「Theater of Sand」 Culture Station 284、 首爾(2012年)、「The Whales Time Diver」韓國國立劇團(2011年)等。於「Art in Culture」、「Article」、及「F」等韓國雜誌與媒體上,亦有許多美術與表演相關評論發表。2007年完成Ecole du Magasin(Grenoble)之Tutorial Training Program課程,並與哈洛.史澤曼聯合出版『Individual Methodology』(JRP/Ringier出版, 蘇黎世, 2007年)一書。同時擔任『Yeongeuk』(韓國國立劇團出版)、以及跨領域藝術檔案『Art Folder』(Moonji Cultural Institute)雜誌的編輯委員。

徐賢錫(韓國)

1965年生,延世大學資訊研究所教授,作品橫跨劇場理論、錄像藝術、表演藝術和劇場等領域,常透過表演計劃邀請觀眾重塑關於記憶、場景的認知。主要作品包含Heterotopia (首爾, 2010/11), Desire Paths (龍仁, 2011), The Divine Prostitution of the Soul (首爾, 2011), Heterochrony (首爾, 2012), Resolutely Autumn Wind (橫濱, 2013), and From the Sea (東京, 2014),表演常使用蛙鏡、耳機或錄音機及其他可穿戴的道具形塑觀眾的觀看經驗,並探討「劇場」的限制與條件,選擇在有現代化痕跡的建築物中進行演出,也成為他創作脈絡當中另一個主體。最近的紀錄片作品中關注亞洲各地現代化建築的消長,包含南韓、北韓、柬埔寨和日本等地的觀察。他的錄像及表演作品曾在首爾Bo:m藝術節、光州設計雙年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東京藝術節、克來蒙費朗藝術節等發表。同時著有『父親/兒子/佛洛依德』(2011)、『未來的藝術』(即將出版)等書,並擔任跨領域創意實踐雜誌Ob.scene共同主編。

黃漢沖 Jason Wee(新加坡)

以新加坡和紐約為活動據點的藝術家、作者。創立「Grey Project」空間,包含畫廊、駐村空間、藝術家圖書館、辦公室和工作室,致力於實驗性策展、出版、設計等工作。在藝術創作方面,他揚棄單一權威,並推崇複合的視點、複聲的表現。現為線上現代詩雜誌「Softblow」編輯。2005-2006年任美國惠特尼美術館獨立研究項目研究員。2013-2014於韓國京畿道創意中心駐村。2014-2015年擔任國立新加坡大學獎學金駐校作家。2010年於新加坡拉薩爾藝術大學當代藝術機構共同策劃「Beyond LKY」展和「The Future of Exhibition」計劃。其他策展計劃包含於新加坡大學美術館發表之「Singapore Unheimlich(2015)」、「When You Get Closer To The Heart, You May Find Cracks(2015) 等。戲劇作品包含新加坡藝穗節委託製作、與Sean Tobin合著之劇本Tongues,並於2012年2月在新加坡國立美術館發表。最新著作「The Monsteres Between Us」被TODAY報選為2013年度最佳藝術書籍。

龔卓軍(台灣)

1966年,台灣嘉義出生。1998以論文『身體與想像的辯證:尼采.胡塞爾.梅洛龐蒂』獲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隨後擔任各大學哲學講師,並於2007年起任教於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為現象學與當代法國哲學,長期關注身體哲學、美學、現象學心理學與精神分析等議題。2009年起擔任季刊「藝術觀點(ACT)」總編輯,並帶領ACT於2010年獲得國家出版獎年度優秀獎。龔卓軍曾翻譯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的『空間詩學』、以及莫里斯.梅洛龐蒂的『眼與心』。除研究工作外,近年亦展開策展工作,主要展覽包含2013年於台北誠品畫廊策畫之「我們是否工作過量?」等。

許芳慈(台灣)

台灣出生,目前以新加坡為主要活動據點的作者、研究者。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科學所亞洲文化研究課程研究員,同時為博士候選人。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藝術策展學群碩士畢業。2010年至2013年任職香港亞洲文獻庫數位典藏經理,2013年起擔任國立台灣美術館助理研究員,研究興趣為冷戰美學的現代性視覺考研,以及記憶政治之於動態影像的關聯性。藝評寫作散見於「今藝術」與「LEAP藝術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