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mposium
01/01/2016

於韓國國立亞洲文化殿堂,Scene/Asia的啟動儀式

文/岩城京子

6N3B8096mini
2015年9月8日,在韓國光州甫完工的國立亞洲文化殿堂(ACC)中的「亞洲文化情報交流院」演講廳裡,Scene/Asia舉辦了首次對外公開的啟動儀式。發表者為來自亞洲五個區域的Scene/Asia策展團隊共11位成員,談話內容除了針對共同創立Scene/Asia的目標,也包含以總監岩城京子為首的日本成員們對組織內容與活動方向的簡報。

這個超過作品募集、共同創作、駐村計畫和新秀培育等「既有組織架構」之外的計劃實在太過龐大,在短短兩個小時中,能夠傳達多少計劃的理念實在難以確認。但是,發表後的問答時間從原先規劃的15分鐘,不知不覺竟大幅延長成45分鐘,可見對於Scene/Asia未來的發展,亞洲各地的製作人、藝術家、研究者和從業人士都抱有高度興趣、而且各有所需。特別是在討論當中積極參與的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諸國代表,在自己國家的舞台藝術界中扮演倡議者、同時也是先驅者的他們,更強烈地感受到跟其他亞洲各國同時代人們相互連結的必要。

當天在ACC中,以舞台藝術關係者為主的國際會員制機構「歐洲戲劇協會IETM」(Informal European Theatre Meeting)也同時舉辦活動,除了日本和韓國,來自亞洲其他區域和歐洲等地的舞台藝術關係者也躬逢其盛。不過,從歐洲的藝文人士看來,Scene/Asia可能像是個「蚊帳外」的計劃也說不定,參照「歷史的縱軸」和「同時代的橫軸」,以創造生產性對話為目標的「亞洲的觀者空間」,對他們來說無疑是個「有則很好,沒有也無傷大雅」的存在。自亞洲發跡的傑出當代舞台藝術作品,即便失去亞洲藝術界文化脈絡的觀點,他們以西方的典範(學術的準則),從文化霸權的立場,只要視為一種從文化邊緣地區輸入的作品,給予適當的評價即可。

而Scene/Asia的主要任務之一:建立具有能量的觀者空間(Developing Active Spectatorship)這個賣點,對他們來說可能充滿了「慢半拍」的既視感,但是對亞洲來說,不管好壞,具有批判性的、能動性的觀看其實從未生根過。不論是想追上、或是想與其對抗,亞洲並沒有一個共同的討論基準。也因此對於Scene/Asia想建構「從亞洲發跡、永續的藝術基準」的熱血目標,最積極回應的反而是亞洲的專家們(而且不是日本,是以東南亞為主的藝術專業們),這是必然的結果。而對Scene/Asia的精神根基最能感同身受的,自然也是亞洲各地同時代的人們。

在此簡單記錄當天的發表內容以及相關說明:一、Scene/Asia的命名內涵。二、主視覺的設計方向。三、第一年的活動內容。

一、Scene/Asia的命名內涵
Scene/Asia的Scene有雙重意義。其中一個是表演藝術及行為藝術的Scene(場景);另外一個是孕育這些藝術作品的社會文化Scene(背景)。在鄰近的亞洲諸國,當想要理解彼此的藝術作品時,常會感受到相當大的隔閡,因為對於他國的社會文化資訊等,經常是透過西方媒體的介紹才認識的。對此狀況Scene/Asia希望讓亞洲各國以自己的力量,仔細地描繪出自身社會背景的「自畫像」,以促進對當代藝術更深入的理解。也因此Scene/Asia在網站或座談中,將並列對「舞台」和「社會」兩方面的介紹。

二、主視覺的設計方向
主視覺的設計師為ASYL Design的佐藤直樹,以呼應Scene/Asia團隊理念「讓複數的不同聲音能夠匯集、並逐漸聚合成形」的概念進行主視覺設計。從大多數西歐城市的都市規劃中我們可以發現,以中心點出發進行環狀發散,象徵中央集權的地形構造。本設計則完全不同,以無中心的狀態,由多樣的人群繁殖出點狀的聚落,貌似彼此獨立的狀態是以亞洲的街景為意象,而複數的聲音所結成的集合體,以非固定、更為有機的樣貌示人,成為了主視覺的發想。複數的橢圓形讓形狀不斷改變,但卻能保持彼此相乘的效果,進而完成了和緩的、動感的主視覺。

三、第一年的活動內容
– 年度策展:呼應2015/2016年的年度主題「翻轉的舞台:重構民主主義」,五個地區的成員將發表線上策展。在Scene/Asia的網站上,策展人將透過文章介紹各地區具有身體性、時間性特質,並能呼應民主主義(特別是關於表現和藝術自由)的作品,每隔一個月刊登一次。
– 東南亞研究:針對年度策展的主題,進行印尼和馬來西亞的訪調。亞洲各地區的民主主義以什麼方式被肯定、被否定、被建構、被空殼化等等,透過在地藝術家和運動者的訪問,釐清同時代藝術家的觀點。所有調查報告和採訪內容將以四國語言刊登在網站上,讓各地的讀者、觀眾都能共同閱覽。
– 年度座談:Scene/Asia的團隊成員、來自東南亞的客座講者、和觀眾共聚一堂,針對年度主題的進行研究、報告、和討論。
– 設立並營運四國語言的網站:透過上述三點所發表的策展、研究、訪談、講座等,皆將以文字、影像、照片等方式,在Scene/Asia網站上公開。並力求讓亞洲各國的讀者、觀眾都能以母語接收訊息,盡可能地以四種語言同時發表。